科研动态
NEWS
50多岁还像是“年轻帅哥”, 这位哈佛医学专家讲究“生活三要点”
发布时间:
2023-08-21 10:00
来源:
50多岁还像是“年轻帅哥”, 这位哈佛医学专家讲究“生活三要点”
长寿养生?是不是有浓浓的“伪科学”气味扑面而来?不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份“长寿”攻略,含金量真的极高,它来自世界高级的“长寿”专家:David Sinclair。
这家伙是哈佛医学院教授,最近看了他的一个访谈。当时他讲了一堆基因、DNA、遗传等理论,说实话没怎么听懂,但是我注意到三点,很吸睛。
你猜他几岁 ... 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其实他已经过五十了。外表年轻一些,也就算了,他说自己的“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才30出头。
人的生理年龄,可以基于血液/唾液样本中的DNA测试得出。下表是David Sinclair晒出他最近一次“生理年龄”测试结果。横坐标以中间的0刻度为分界线,表示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差不多,越往左,“生理年龄”越低于实际年龄,越往右则越高;纵坐标是人群占比。绿点是他的位置,可以看出他比其他52岁的同龄人在生理上确实要年轻很多 ...
毕竟,对任何一个研究长寿的人,甭管他是不是出自名校、是不是学术权威,我们首先关心的是:他自己看上去年轻么,健康么,长寿么?
第一,研究结论,让人“热血澎湃”:
David Sinclair 研究人的生命问题好几十年,先说结论,他认为:人可以活到120岁,不是病怏怏地躺在床上撑到老,而是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健康活跃的身体状态。他说,在不远的未来:“ 90 become the new 70.“ - 90岁就是新的70岁。看样子,我们都至少可以往“减龄”20岁奋斗。
第二,他的“保健做法”,还真实用,生活中普通人也能“有样学样”:
他是自己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每天的饮食起居,都有一定章法。从饮食到运动,我感觉自己可以照着做的就有好几条。David本人,早被视为“世界长寿专家:,2014年就被评为“时代周刊最有影响力100人” Time Magazine 100 Most Influential"David Sinclair 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叫 Lifespan -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最近中信引进了中文版,叫《当人类不再衰老》。
Part 1.教授的发现
感觉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不太有耐心看科学报告,心想能不能快点把结果、结论告诉我 ... (不爱学习的小心思,大家都有)然而,要评价“养生建议”是否靠谱,必须还是需要了解一些科学原理的。
总结下来,David 的研究结论,有5点比较重要。
1、首先,让我们重新看待“衰老”:衰老是一种“疾病”,既然是疾病,就可以被治疗、乃至治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医生和研究人员一直回避这种说法,衰老被视为生命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而David认为,衰老不是生命中无法避免的部分,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病理结果的疾病过程”。既然是疾病,就可以被或多或少治疗。用他的话来说,“弄清楚一个人为什么从悬崖上掉下来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弄清楚是什么把那个人带到了悬崖边上。”正确认识衰老,把衰老当成一种疾病,才是治疗乃至治愈衰老的第一步。
2、人体的衰老,是因为“某些信息的丢失”。
生物学中,有两种类型的信息:以DNA为主的数字信息,和以“表观基因组”为代表的模拟信息 (analog informaiton)。David的研究表明,衰老的主要原因是模拟信息的丢失。不像数字信息那样容易保存和复制,模拟信息丢了就没了。这就像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划伤的CD,被划伤后就播不出音乐来,但音乐的数字信息仍然被存储在CD里,所以只要你拿块抹布、蘸点牙膏擦掉这些划痕,音乐就又能播放了。
3、我们的身体中有“长寿基因”。
在人体的 20000 个基因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可以延长寿命的基因, 比如 sirtuins, AMPK,mTOR 等,被称之为“长寿基因”(longetivity factors)。Sirtuins 被称为“长寿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是一类蛋白质的统称,实质是一种酶,能减少衰老细胞引起的炎症;它们能够修复DNA损伤,延长许多生物体的平均寿命和极限寿命,而且能使其更健康。但这些基因大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只要我们能唤醒和激活它们,就可以延长寿命, 减缓衰老。
4、身体遇到“生存挑战”,才能激活“长寿基因”。
大部分的长寿基因平时处于“冬眠态”,需要接受一定的刺激才能被激活。那么,日常生活中怎么激活呢?今天我们这篇文章重点讲的就是这个。以Sirtuins为例,它们是调节细胞健康的蛋白酶,但它们只能在NAD(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活性的调节起到决定作用。)存在下才起作用。
怎么做?一定强度的运动(exercise)、热量限制(diet)等是激活的关键,核心理念是:让身体遭遇生存挑战(疲劳、寒冷、饥饿),在“困苦”中强大。所谓“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
5、某些药物、技术手段,可以促进长寿、减少各种“老年”疾病产生。
既然知道了长寿基因,也知道了刺激长寿基因工作的链路,那么自然,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或者技术手段来促进长寿。药物治疗上,比较有名的如NAD促进剂NMN,David 自己也在服用。NMN是一种常见于鳄梨、西蓝花和卷心菜等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服用后能够在体内转化为NAD,激活长寿基因工作。
Part 2. 怎么“长寿”,生活三要点
好,来到本文的重点:David 的研究,对于我们一家老小的“健康养身”有啥实际借鉴的地方?说来简单,就四点。这四点,多数也是常识,但 David 把其中的道理说得非常清楚,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还把自己的日常实际做法,一并说清楚。
1、吃:热量要少、次数要少
首先,吃的要少
其次,吃的次数要少
重要的不只是我们吃什么,还有我们吃东西的方式,即要降低频率。
那么,有哪些间接性禁食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下面列举了四种比较常见的几种禁食方式,其中前两种David在他的书中有提及,他认为比其他的方法更有效。
16:8饮食法:一天里,16小时用于禁食(不吃东西 ),8小时用于进食(通常只吃中午和晚上两餐)。
5:2饮食法:1周7天中挑选5天正常进食,再挑选2天禁食或减少75%的热量。
隔日断食:通常是1天正常进食 ,隔天禁食或进食热量控制在500-600卡以内(相当于1大块蛋糕)
“吃停吃”断食:每周禁食一到两次,每次24小时。
这里面,受欢迎的就是“16:8饮食法”了,也常常被大家当作一种高效减肥法来使用(既能帮助长寿,又能减肥,何乐不为~)。大家熟知的明星如大S、侯佩岑、余文乐、杨丞琳、昆凌、珍妮佛·安妮斯顿等,都曾经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更健康。
2、运动:高强度、间歇性(HIIT)
在延长寿命,保持健康方面,教授给出的第二个实用建议是锻炼身体。
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跑8公里左右的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每天不到15分钟就能完成的运动量) ,死于心脏病的概率减少了整整45%!也就是说,只要每天适量锻炼了,人们的寿命就会延长。
3、环境:要让身体一直有点“冷”
除了保持低热量、适当禁食,保持高强度间歇锻炼外,激活长寿基因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适度改变体温,让身体暴露在不太舒适的温度下,比如寒冷。
David 教授表示,寒冷会激活长寿基因。体温越低,寿命可能就越长(当然不能低到影响正常生理机能...)。
这三个长寿要点,对我们和家里的老人来说可太实用了。 不需要什么成本,少吃,多动,时不时感受一下 “饥寒交迫”,我们的生命质量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在健康的前提下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