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的人需远离豆腐?医生:不止豆腐,这6种食物也请尽量少碰
高血脂是三高疾病中的一种,高血脂疾病越来越高发,若不能及时控制,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到来,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比较繁忙,容易让高血脂越来越高发,甚至会加重精神和心理上的负担,如果运动量比较少,就容易导致身体变胖,诱发高血脂的出现。
另外,这类疾病跟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被患上高血脂之后,要及时通过饮食调理,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近有人听说,高血脂患者不能吃豆腐,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豆腐味甘性寒,是补益清热的养生食物,常食用可以补中益气、清热燥肠,适合热性体质、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豆腐中富含大豆和优质蛋白质,有利于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能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豆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
豆腐中的营养比较全面,平时多吃两小块就可以补充一天对钙的需求,还可以很好地促进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而且,豆腐当中的黄酮也能够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
豆腐虽然经过加工了,但仍然保留了大豆中含有的卵磷脂,这种成分是促进大脑和人体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经常食用豆腐有助于增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力。
豆腐当中含钙量较高,而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一起进入到人体后,会生成溶性的草酸钙,从而形成结石,所以,豆腐不能和菠菜一起吃。
豆腐不能与柿子一起吃,两者相聚后会形成胃柿石,容易引起胃胀、胃痛、呕吐的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胃出血,危及生命!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蜂蜜甘凉滑利,二物同食,易致泄泻;同时,蜂蜜中的含多种酶类,豆腐中又含有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及有机酸,二者混食易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故食豆腐后,不宜食蜂蜜,两者更不宜同食。
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它和豆腐里的蛋白酶结合,很容易会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白糖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豆腐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豆制品,价格便宜且营养丰富,在平时适当吃豆腐,不仅能够达到补钙的效果,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同时还可以补充雌激素;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可以达到美容养颜抗衰老的效果。
很多人说患有高血脂一定不能吃豆腐,这一点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豆制品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多吃一些豆腐能给身体提供大量的蛋白。患有高血脂的人也是可以吃豆腐的,但是要注意食用量,注意不要吃太多。
另外,对于高血脂的人来说,在平时吃豆腐的时候,要注意烹饪方式,注意饮食清淡,豆腐尽量采取炖或是炒制的方式食用。
腌制的咸菜几乎是每个北方人家庭中必备的下饭菜,在农村家庭中,像腌萝卜条、酸白菜、咸辣椒、黄瓜等食物更是司空见惯。这类食物虽然美味下饭,但是却隐藏着一种危险杀手,那就是“亚硝酸盐”,摄入过多腌制类食物导致血管壁细胞出现损害,影响疾病的恢复和控制。
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吃起来就最美味,会让很多人爱不释手,但是,食物经过油炸之后,油脂和热量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如果平时经常吃油炸食物,会导致人体摄入脂质类物质过多,从而会影响到人们体内血脂水平的稳定。
茄子作为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较高,吃茄子还能起到清肺润肺的效果,茄子之所以不适合血脂偏高的人吃,是因为茄子具有较强的吸油性。
炒菜做饭的人知道,每次烹饪茄子时,需要倒入较多的食用油,不一会儿茄子就会将所有的油全部吸收干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茄子的果肉类似于海绵状体,组织比较松软,会吸附较多的油脂,所以,经常吃茄子也会导致体内油脂含量升高,不利于血脂的稳定。
摄入过多的含糖类高的食物,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会使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下降,增加脂肪就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几率,更容易促进肥胖以及动脉硬化的情况出现。因此,高血脂患者在平时尽量少吃蛋糕、饼干等甜食。
动物内脏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爱吃的一类下饭菜,其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助于补充气血,缓解贫血问题。
但是,动物内脏当中却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经常摄入的话,也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发高脂血症,影响心血管健康。
咸得流油的咸鸭蛋,深深吸引着众多人的味蕾,鸭蛋作为常见的食品,含有很多优质蛋白质和较多营养物质,经过腌制的鸭蛋色香味俱全,但对于血脂偏高的人来说却不建议吃。
鸭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吃一个鸭蛋就会超过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每100颗鸭蛋蛋黄中就含有1500毫克的胆固醇,属于高胆固醇大户!
所以,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及脂肪肝的人来说,不可多食用这种食物。
文本来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