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NEWS
“养宠物”降低16%死亡率,我国8个长寿地区最新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26 15:00
来源:
“养宠物”降低16%死亡率,我国8个长寿地区最新研究
养宠物,其实是一场双向治愈的奔赴。近日,一项针对我国8个长寿地区的研究还显示,养宠物能降低老人死亡率。
养宠物,其实是一场双向治愈的奔赴。近日,一项针对我国8个长寿地区的研究还显示,养宠物能降低老人死亡率。
该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前瞻性队列数据,探讨了喂养动物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研究追踪随访10年间发现,83%不养动物的老人过世,死亡率显著高于“偶尔”喂养动物的人(77%)和“经常”喂养动物的人(62%);排除其他因素后,经常喂养动物的老人全因死亡率降低16.6%。
其中,“偶尔”指每月喂养一次动物,“经常”代表每天或每周至少喂养一次。
宠物带给身心5个健康变化
延缓大脑衰老
研究开始时,所有老人都具有正常认知能力,其中53%的老人养宠物,32%长期(5年以上)养宠物。6年后,与不养宠物的老人相比,养宠物的老人认知下降速度较慢,这种差异在长期养宠物的老人中更明显。
研究者解释,压力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而养宠物有助减缓压力。
降低残疾风险
日本筑波国家环境研究所收集了2016年6月~2020年1月间,约1.1万名65~84岁日本老人拥有的狗和猫相关数据。
研究显示,与从未养过狗的人相比,养狗老人患残疾的可能性是从未养过狗的老人一半。
经常锻炼的养狗老人,患残疾风险更低。当养狗与定期运动相结合,可预防老人残疾。
帮助提升免疫力
一项实验证明,比起与人交流,孩子们在触摸狗狗时的心率和血压会降低,呼吸也趋于平缓。
多项医学研究也发现,养宠物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降低。
相比于没有养宠物,宠物主人有更规律的锻炼习惯、更早的入眠时间,拥有健康的生活作息帮他们保持良好的免疫水平。
减轻孤独感
分析结果显示,养宠物从多个方面增强了老人的幸福感,照顾宠物的责任使他们的生活有了目标,减轻孤独感。
对于年轻人来说,养只宠物可以经常与它进行交流,帮助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缓解焦虑情绪
英国国家健康和保健医学研究所发现,与猫咪一起生活的人在精神上、情感上和身体上都感觉更好。
例如,在喂猫、逗猫、铲屎等日常活动中,人能保持充分活动,提高生活能力。
宠物给人的快乐,并不只是一时的心情变化。当和宠物玩耍时,人体会释放幸福激素——催产素。这种激素可以有效减轻压力,缓解焦虑。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宠物?
按照《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对喂养宠物类型的划分来看,多达59.5%人群养猫,超过了51.7%的养狗比例。
建议大家挑选宠物时,根据以下原则选对适合自己的:
1.行动不要太迅猛,否则体力可能跟不上,容易导致意外;
2.多一个宠物陪伴是“热闹”,但不能“吵闹”,影响睡眠就得不偿失了,可选择温顺一些的动物;
3.不选短寿的,如果养几个月就离开,通常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失落。总体来说,运动量不大的小型犬、短毛猫(长毛猫较难打理)、宠物鱼(如金鱼、锦鲤等)、乌龟、宠物鸟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家里新添宠物成员时,有几个安全提醒:
-
喂养前要观察、了解宠物的性格特征,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工作、收入和时间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要养护;
-
从小喂养的宠物一般不会伤害主人,但也要防止牙齿、指甲等不小心造成的划伤,需要定期为宠物剪指甲,并到正规机构注射宠物疫苗等;
-
经常为宠物洗澡和体内外驱虫等,如果家里有孩子,可以有效减少儿童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
对于需要每天到室外活动的宠物,建议回家后主人为其清洗爪子后再松开,或用半干的无纺布轻轻擦拭肉垫和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