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绿茶、咖啡&纯奶或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中国是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约25%的痴呆症患者来自中国,且确诊患者数量以每年超36万人次的速度不断攀升。因此,早期识别和风险因素干预对于减缓痴呆症进展尤为重要。痴呆症的可改变因素之一为饮食,过往研究显示,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痴呆症发生风险,亦有利于预防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
喝水也是饮食的重要一环,人体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可维持身体体液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此外,脱水或体液失衡可能导致身体或认知功能障碍。我们每日的水分摄入来源广泛,如茶饮、咖啡、纯奶等,既往对于这些饮料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尚无确切结论。
近日,《营养素》(Nutrients)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常喝绿茶、咖啡、纯奶的习惯可能降低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且存在性别差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每日喝水量<1500ml(特别是<500ml)可能增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由于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未来仍需更多纵向研究进一步佐证。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蒋昕婷、崔亮为该文并列第一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郭起浩教授和黄高忠教授为通讯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特邀郭起浩教授为我们解读这项研究。
1. 本次研究着重关注了咖啡、茶饮和纯牛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郭起浩教授:本次横断面研究探究了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咖啡、绿茶、纯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原因是在问卷调查时发现中国人群饮用这几种饮料相对常见,且在文献阅读中发现咖啡、绿茶、纯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
2. 在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本次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发现?
郭起浩教授:(1)考虑到不同性别群体在饮料偏好上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在饮料饮用习惯方面,探究了不同性别群体饮料饮用习惯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轻度认知障碍者日饮水量<1500 ml(特别是<500 ml)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对于客观认知未受损的男性来说,饮用茶(特别是绿茶)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对于认知正常的女性来说,饮用咖啡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女性来说,饮用绿茶、纯奶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2)在认知受损风险较大的人群中,可通过定期检查血浆生物标志物,监测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对认知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索了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显示脑淀粉样蛋白β阳性人群的饮料饮用习惯与血浆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有淀粉样蛋白β沉积的参与者中,饮用纯奶、绿茶可望改善阿尔兹海默症病理。
3. 目前咖啡和茶饮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还有哪些争议需要更多研究解决?
郭起浩教授: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无法解释因果关系,研究对象多为上海地区中老年人,样本量较少。未来仍需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探究中老年人饮料饮用习惯对认知障碍的影响。进一步为饮食、营养与认知的关系提供更有价值的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