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NEWS
从甜味剂、膳食纤维,到定向调节肠道微生物
发布时间:
2020-02-14 15:47
来源:
从甜味剂、膳食纤维,到定向调节肠道微生物
母亲怀孕摄入甜味剂,孩子肥胖、肠道菌群破坏
现在一个普遍认知,说吃糖不利于健康。但很多人爱吃甜食,怎么办?替代品啊,于是各种代糖品纷纷加入到各种食品中来。食品或饮品中添加最多的可能就是阿斯巴甜和甜叶菊苷,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代糖品甜味剂,比如木糖醇、低聚果糖等等低热量糖,几乎没有热量的甜蜜素、安赛蜜等。
那么,这些甜味剂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吗?
关于甜味剂,我们曾经说过很多次,就是:少吃,最好不吃。但是对甜味剂的认识,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实验数据来说话。
2020年1月29日,Gut发表论文说:母体摄入低剂量的阿斯巴甜和甜叶菊,也可能改变后代的代谢和肠道菌群。
这篇论文告诉我们,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摄入低热量的甜味剂,会增加其后代的体内脂肪并破坏其肠道菌群,影响后代健康,并会增加后代的多种疾病风险。也就是说,甜味剂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可能会传代影响。
类似现象,之前也有研究团队观察到并发表有论文。
实验用了人造的甜味剂阿斯巴甜,也用了天然的甜味剂甜叶菊糖。
孕期母鼠摄入阿斯巴甜和甜叶菊糖:1、子鼠在断奶后体脂会更多,体重也会增加;2、子鼠8周龄时糖耐量损害;3、母鼠和子鼠的粪便菌群改变。
那么,甜味剂是如何影响后代的?科学家的估计是肠道菌群的改变。
怎样证明是肠道菌群的影响?科学家采用了粪便移植:把食用了低热量甜味剂的母鼠的后代的粪便,移植到无菌小鼠,结果小鼠体重和体脂增加、糖耐量受损。当然,实验结果发现,阿斯巴甜和甜叶菊糖均会改变母体和后代的粪便菌群。
值得注意的是:后代本身自出生后从未吃过甜味剂,母体的微生物群系和新陈代谢的变化,影响了后代的微生物群系,引发后代的肥胖和健康问题。
研究发现,阿斯巴甜和甜叶菊糖会改变中脑边缘奖赏系统的基因表达,刺激进食更多的美味饮食。
这也许正是我们曾经说过的假设:代糖品对脑奖赏价值的影响,远大于常见的天然糖。
我们日常能够吃到的天然糖,是人类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不断选择和磨合,人体已经能够适应。现在面对不曾见过的甜度很高的玩意儿,有关奖赏中心以为是糖来了,做了一大堆能量调节的准备,结果发现没有能量或能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被骗了。
甜味剂导致的肥胖和一系列代谢问题,尤其是糖尿病,或者说就是甜味剂的欺骗,得到了脑奖赏系统的报复。
因此怀孕期间为了避免肥胖儿吃甜味剂,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母亲失去健康,孩子也会失去健康。现在肥胖儿那么多,会不会与此相关呢?
改变饮食成分,可以纠正肠道菌群的紊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膳食纤维。那么,不同的膳食纤维会有不同吗?
膳食纤维的结构改变,可以特异性地调节肠道功能菌群的种类
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于1月30日发表论文说,结构不同的膳食纤维,可以精准调节肠道菌群,指导短链脂肪酸的产生。
40为参试者,4型抗性淀粉(RS4)分别为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的加工产物,相互间结构有差别但差别微小。对照为可消化淀粉。
结果发现,玉米RS4和木薯RS4,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可利用RS4产短链脂肪酸丙酸或丁酸的微生物的丰度,并在每天35克以下剂量时,摄入RS4越多肠道有关产短链脂肪酸微生物的丰度增加越多,每天摄入超过35克,则相关微生物的丰度不再增加。不同个体,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增加的数量会不一样,但其特点还是一样的。玉米RS4可特异富集直肠真杆菌,增加丁酸产量。而木薯RS4特异性富集狄氏副拟杆菌,增加丙酸产量。
这两篇文章,都在说一个事情,就是肠道菌群会受到饮食成分的调节,甚至可以是定向地、非常特异性地。并且通过肠道菌群的调节,进一步改变了肠道菌群所合成的短链脂肪酸,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甚至包括肠道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肠道与肠道微生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对话的关系。有研究说,肠道菌群可以改变肠黏膜细胞表面受体,而肠黏膜细胞受体的改变,当然就可能改变很多东西,比如这一次新冠状病毒的消化道感染途径。
饮食健康,一个最重要的健康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