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NEWS
藏在血管的“无形杀手”——血栓
发布时间:
2020-06-22 09:55
来源:
藏在血管的"无形杀手"——血栓
导语:人体内所有血管相加,长度可达9.5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两圈多。血栓,就像游走在血管里的"幽灵",随时随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血栓,人体内最隐藏的"杀手"。
如果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如果血管堵塞,结果可能是致的。在这条生命长河中,流淌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血液。血栓,就像是游走在血管里的幽灵,随时随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藏在血管里的无声杀手
人体内所有血管相加,长度可达9.5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两圈多。血栓通俗地说就是在血管中形成的"血块"。
正常状态下,体内的血栓会自然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久坐不运动以及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体分解血栓的速度会变慢。血栓一旦无法顺利分解,就会积存在血管壁上,很可能随着血液流动而移动。
通常,血栓类疾病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动脉血栓栓塞。这种血栓就是血块堵在动脉血管中。脑血管血栓可能出现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失语、视觉和感觉障碍、昏迷,最严重的会致残、致死。
心脏血管的血栓形成,就是血块进入了冠状动脉,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胶痛,甚至心肌梗死。周围动脉血栓形成,会使双腿出现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为坏疽而致截肢。
另一种是静脉血栓栓塞。这种血栓就是血块堵在静脉血管中。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静脉,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导致肺栓塞,临床中60%以上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也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甚至猝死。比如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肺栓塞;长时间乘坐火车和飞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会减慢,血液內的栓块更易挂壁、沉积,形成血栓。
血栓最容易栓住五类人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指标正常,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以下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1、高血压人群
以前发生过血管事件、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和高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要特别小心。其中,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2、遗传人群
包括年龄、性别及一些特定的遗传特征,目前研究发现,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
3、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这一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使血管发生损伤。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锻炼。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5、长时间不动的人
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几乎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存在1个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也相对较大。
远离血栓,牢记三字诀
生活中所有人都要有"防栓意识"。高危人群应该做好长期预防,主动地去做深静脉血栓的检查;危险因素低的可以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
多运动:健步走等有氧运动能加快血栓溶解的速度降低血液黏度。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
长途飞行(6小时以上)每隔一段时间做做小腿伸展运动、经常站起走动、尽量坐在靠过道的座位上。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比如空
乘、教师等,建议穿弹力袜,以保护下肢血管。
多喝水:人血液粘度不停变化,但有一定规律:早晨4点-8点血粘度最高,这种规律性波动在老年人身上更为明显。因此,脑血栓多发生在早晨至上午期间。
饮水也有讲究,早上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午饭和晩饭时喝些清淡蔬菜汤,既补充水分,又维持体内水钠代谢平衡。
勾勾脚:仰面躺下,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踝关节运动像泵一样,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这个动作适合久站人群。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每隔10秒钟换一个动作,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