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NEWS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评估,单次测量还是多次测量?
发布时间:
2020-09-17 09:36
来源: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评估,单次测量还是多次测量?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人体由卧位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降低≥20 mmHg或舒张压降低≥10 mmHg。我们平时工作中很少主动去测量患者直立位的血压并比较患者体位改变后的血压变化,因此这一生理体征往往容易被忽视。文献资料显示体位性低血压临床发生率并不低,在年龄≥65岁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20%以上,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发生比例更高。由于患者脑灌注不足,所以常见头晕、目眩症状;部分患者会发生晕厥、跌倒,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可能增加心绞痛、心梗、卒中等CVD事件风险。如何更准确地识别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直立后血压早期测量值抑或延迟测量值哪个能更好地预测头晕、跌倒、骨折、CVD事件的发生,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ACCORD研究曾将一项体位性低血压评估纳入试验方案中,即在站立位后的1至5分钟内进行3次标准血压测量。发现降压治疗并不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且尽管体位性低血压与死亡有相关性,但其与重大CVD事件之间并无相关性。不过,该试验并未报告这些相关性是否根据不同的测量时间而有所差异。近日,Stephen P等回顾分析ACCORD 研究数据,旨在检验血压测量时机对体位性低血 压及各项事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体位性低血压的所有测量值均与头晕有显著相关性,但与跌倒无 关,且仅M2(直立后3分钟)时的体位性低血压值与骨折有显著相关性。所有测得的体位性低血压值与CVD 事件均无相关性,但延迟测量体位性低血压与死亡有显著相关性。
总之,对于ACCORD研究中体位性低血压亚组数据的再次分析结果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首先,强化的降压方案并不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再次,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强化降压的安全性。第三,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或者虚弱的高血压患者如存在体位性头晕,需要临床医生考虑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最后,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一个灵活的时间点单次测量来评估体位性低血压相比传统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而言可能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