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NEWS
一年 75 万人死于加班,下一个「过劳死」的人会不会是你?
发布时间:
2021-05-22 10:06
来源:
当代社畜苦加班久已,996、711、007 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常态,好多人甚至把公司当成半个家。
大家都知道加班对健康不好,但到底有多不好呢?
就在昨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这是全球首份关于长时间工作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报告的内容,展示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仅一年中,全球有 74.5 万人死于长时间工作。平均每分钟,就有近 1.5 个人,因为加班而死亡。
而这份报告中的「长时间」,指的是每周工作 55 小时,比 996 还少 17 个小时。
-1-
长时间工作
更容易患上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
在持续性的长时间工作后,我们往往会感到很疲惫,感觉自己从头到脚哪个部位好像都不太好,尤其是心脏,偶尔还会感觉它好像漏跳了一拍。
但这个「漏跳一拍」究竟是不是长时间工作造成的,好像我们也说不清,许多人会把各种不适简单的归因于「或许只是累了」。
但这些被认为「我可能只是累了」的瞬间,其实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加班带来的健康影响,不仅仅是熬夜、脱发、黑眼圈……更深层的威胁,藏在看不到、摸不着的心血管里。
在 WHO 的报告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与每周工作 35~40 小时的人相比,长时间工作(≥55 小时/周)的人,中风的风险增加 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17%。
中风的凶险,相信很多人多少都听说过,不仅发生的突然,而且可能会造成瘫痪、昏迷等严重后遗症。
缺血性心脏病也不容小觑。
2019 年,仅缺血性心脏病这一个疾病造成的死亡,就约等于我国前五大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
(* 2019 年,死亡排名前五的癌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
数据来源:IHME-GBD,数据不包含中国台湾,原因选择为心血管疾病
2019 年,我国因各种疾病死亡约 1,065 万人,其中因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死亡约 458 万人,占到总死亡人数的 43%,是中国人的第一大健康杀手。
加班带来的精神压力、不规律饮食、运动减少、熬夜倒班、吸烟饮酒……都在无形中增加对心血管的伤害,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
加班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猝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部分都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公布的数据,预估我国每年会发生 54.4 万例心脏性猝死(SCD),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倒下。
WHO 的报告显示,2016 年,导致全球因长时间工作(≥55 小时/周)而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达 74.5 万。
这一死亡数字,与 2000 年相比,增加了 29%。
短短 16 年,科技和经济在飞速发展,但猝死的打工人也更多了。
2016年比2000年增加29% 单位:万人
因长时间工作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
而 2016 年,全球约有 4.88 亿人在长时间加班工作,占到全球总人口的 8.9%。其中亚洲和非洲,是超时工作的重灾区。
55 小时/周的工作时间是多久?
如果你一周上 5 天班,每天需要上满 11 个小时,约等于从早上 9 点,到晚上 8 点。
这样的工作节奏,就已经属于高危人群了,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下班时间往往在晚上 10 点之后。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44 小时。
然而根据 2019 年 3 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达到 46 小时。对照《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这十几年间的情况基本没怎么变过。
而互联网公司的常态——996,是每周上班 72 小时。一周 996 的工作时长,约等于劳动法定工作周的 1.6 倍。
但比起加班猝死更可怕的,是高达 2.8 亿的热门话题阅读之下,评论中满满的调侃和无奈。
成千上万的工作者,在看完文章后,默默放下手机喝一口咖啡,开始了又一个加班的深夜。
这或许,才是当代最讽刺的时代病。
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困于长时间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