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告监管报告发布 普通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居高不下
发布时间:
2020-06-12 12:11
北京广告监管报告发布 普通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居高不下
6月8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0年5月广告监测报告。5月传统媒体共有18个类别的广告出现涉嫌违法。其中排名前五的为其他(普通食品类)、医疗诊疗服务、医疗器械、普通化妆品和冲饮食品类(并列第四)广告,占全市传统媒体涉嫌违法广告发布量的69.50%。
此次,平面媒体发布涉嫌违法广告的行业占比中,保健食品违规占比率为3%排名最后。其他(普通食品类)广告以31条次的涉嫌违法量位列第一,主要表现为:保健食品之外的普通食品广告, 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第一部分 传统媒体广告监测情况
一、传统媒体广告监测情况综合分析
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全市共监测电视、广播、平面等传统媒体广告364754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118条次,涉嫌违法率0.03%。
本月继续加强对媒体涉及疫情广告的监测,全市对传统媒体共监测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广告2217条次,主要为公益类广告,未发现涉嫌违法广告。

本月传统媒体广告监测量环比上升5.20%,广告涉嫌违法量环比下降43.00%,涉嫌违法率较上月下降0.03个百分点。
其中,电视媒体发布涉嫌违法广告79条次,较上月减少97条次,主要类别为普通食品,涉嫌违法率为0.03%;广播媒体未发现涉嫌违法广告;平面媒体发布涉嫌违法广告39条次,较上月增加19条次,主要类别为医疗诊疗服务,涉嫌违法率为0.19%。
二、全市各类传统媒体广告监测情况
传统媒体监测概况
本月传统媒体共有18个类别的广告出现涉嫌违法。其中排名前五的为其他(普通食品类)、医疗诊疗服务、医疗器械、普通化妆品和冲饮食品类(并列第四)广告,占全市传统媒体涉嫌违法广告发布量的69.50%。
其中其他(普通食品类)广告以31条次的涉嫌违法量位列第一,主要表现为:保健食品之外的普通食品广告, 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医疗诊疗服务广告以29条次的涉嫌违法量排名第二,主要表现为:1、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2、未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与媒体类别发布医疗广告;3、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医疗器械广告以10条次的涉嫌违法量位列第三,主要表现为:未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批准,发布医疗器械广告。
第二部分 互联网媒体广告监测情况
2020年5月共搜索监测3487万条次互联网广告,获取涉嫌违法广告线索6443条次,涉及31个商品服务类别、142家媒体、1439家企业主体,经复核其中1699条次广告存在涉嫌违法问题。监测涉及有关“新冠肺炎”广告线索13条次,经复核其内容不违法。
互联网各商品服务类别广告监测情况
5月监测的各商品服务类别中,涉嫌违法量排名前五的商品服务类别是医疗美容服务类、医疗诊疗服务类、微信咨询类、普通化妆品和特许加盟类。
医疗美容服务类涉嫌违法广告量为475条次,排名第一。主要违法表现为:广告中涉及了医疗技术等内容。其次为医疗诊疗服务类涉嫌违法广告量为435条次,主要违法表现为:广告中涉及了医疗技术等内容。
第三为微信咨询类广告,涉嫌违法量为220条次,主要违法表现为:1、非医疗广告,内容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等医疗术语;2、广告中反复出现某一微信号,引导消费者以添加微信号的方式对相关商品、服务等具体信息进行咨询,而广告中对具体商品的性能、功能或者对服务的内容等表述不清楚、不明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除涉嫌违法量占比较高的五类广告以外,其余各类别广告涉嫌违法量总计409条次,占各类别广告涉嫌违法总量的24.07%。